推广 热搜:

女子1500万买房却还要烧钱租房,环京房价为什么狂跌不止?

   日期:2025-08-13     来源:www.hl499.com    浏览:423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在北京工作的李女性近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。三年前,她以1500万元的价格在河北燕郊购买了一套200平方米的豪宅,现在这套房屋市值缩水至不足800万。

在北京工作的李女性近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。三年前,她以1500万元的价格在河北燕郊购买了一套200平方米的豪宅,现在这套房屋市值缩水至不足800万。更让她无奈的是,因为工作地址在北京国贸,天天往返通勤时间超越4小时,她不能不在北京继续租房居住。类似李女性如此的案例在环京区域并不是个例,过去被热炒的环京楼市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窘境?

然而好景不长,伴随2017年廊坊区域颁布限购政策,需要外地购房者提供3年社保或纳税证明,环京楼市立即遭遇急刹车。更致命的是,当初承诺的很多配套迟迟未能兑现。以高铁为例,规划中的多条线路要么延期,要么改变走向。燕郊到北京CBD的实质通勤时间总是超越两小时,与宣传的"半小时生活圈"相去甚远。产业转移的速度也远低于预期,致使当地就业机会匮乏,很难形成持续的人口流入。

时间回到2015年前后,环京楼市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在"京津冀一体化"的政策预期下,开发商们描绘出一幅幅美好蓝图:半小时直达北京的高铁互联网、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机会、北京外溢的优质教育资源。这类承诺让无数北漂族心动不已,他们怀揣着"以环京价格享受北京生活"的梦想纷纷入场。数据显示,2016年燕郊新房均价从1.8万元/㎡暴涨至3万元/㎡,个别项目甚至突破4万元大关。

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加快了环京楼市的调整。近年来北京严控人口规模,疏解非首都功能,致使部分外来人口回流。加之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,不少北漂族收入降低,不能不选择离开。失去人口支撑的环京楼市,其投资属性被彻底证伪。过去被热炒的"北京睡城"定义,在现实面前看上去苍白无力。

供需关系的紧急失衡是房价狂跌的根本缘由。在楼市火热时期,开发商疯狂拿地建房,仅燕郊区域2016年就出让土地超越2000亩。但实质居住需要却远远跟不上提供速度。调查显示,环京区域不少小区的实质入住率不足30%,夜晚亮灯率低得可怜。很多投资客购入的房地产长期空置,形成"鬼城"现象。当市场转向时,抛售重压集中释放,房价自然一落千丈。

现在站在燕郊高楼俯视,满眼都是林立的住宅楼和零星亮起的灯光。这个过去创造过无数财富神话的地区,正在历程痛苦的去泡沫化过程。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,可能该重新审视那句老话:买房非常重要的是地段,而真的的好地段,永远不会只靠承诺和想象。

李女性的遭遇给所有房地产投资者敲响警钟。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品,其价值与区位配套息息有关。在没实质居住需要支撑的状况下,单纯依赖定义炒作的投资行为风险极高。目前环京楼市正处于深度调整期,专家建议购房者需理性看待几个重点:第一要核实交通规划的落地时间表,第二要评估地区产业进步前景,最后要计算实质居住本钱与便利性。毕竟,房屋终究是用来住的,而不是用来炒的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百科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百科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