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价什么时候可以止跌企稳,政策成效何时完全显现?这是目前购房者、投资者和开发商一同关注的焦点问题。从2025年5月最新数据来看,全国楼市正处于一个微妙阶段:一方面房价跌幅呈现收窄趋势,其次市场分化特点愈创造显,政策成效正在逐步释放但尚未完全扭转市场预期。
政策成效的显现是一个渐进过程。去年以来,从限购松绑到房贷利率下调,从税费打折到公积金政策调整,一系列组合拳正在产生累积效应。同比数据的改变就是明证——一线城市新房同比降幅收窄至1.7%,说明目前价格水平已较去年有所企稳。但政策传导需要时间,市场信心的恢复总是滞后于政策颁布,尤其是历程了较长期调整后,购房者的观望情绪需要更长期消化。现在来看,政策成效约释放了60%-70%,完全显现可能还需要3-6个月时间。
从价格行情走势来看,目前市场正处于筑底过程中的重点阶段。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降低0.2%,虽然出如今年初次转跌,但相比去年同期的深度调整已大为缓和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上海逆势上涨0.7%,展示出核心城市优质资产的抗跌性。二手房市场调整更为明显,一线城市环比降幅达0.7%,北京等城市连续下跌且跌幅扩大,这反映出二手房业主的价格预期更为灵活,通过降价促进成交的意愿较强。这种"以价换量"现象在北京表现尤为突出,5月二手房成交量预计超1.4万套,同比增长10.8%,说明价格调整确实刺激了部分需要释放。
从地区差异看,不同城市将呈现不同企稳步伐。上海等经济活力强、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可能率先企稳回升,部分二线城市可能需要更长期消化库存,而三四线城市则面临更严峻的调整重压。这种分化趋势在将来或许会进一步加剧。
判断房价何时可以真的止跌企稳,需要关注几个重点指标。第一是库存去化周期,现在部分城市仍面临库存重压,需要成交量持续回暖才能达成供需再平衡。第二是开发商资金链情况,伴随筹资环境改变和销售回款增加,房企降价营销的动力将减弱。第三是土地市场表现,当土地流拍降低、溢价率回升时,总是预示着市场预期开始转变。最后要看宏观经济走势,就业、收入等基本面原因将决定购房需要的可持续性。
综合来看,预计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有望在2025年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达成价格企稳,全国整体市场的企稳可能要等到2026年上半年。但需要强调的是,企稳不等于迅速反弹,将来较长期内房价更可能呈现L型走势,在低位盘整中逐步夯实基础。对购房者而言,目前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议价空间,但需要依据自己需要理性决策,防止过度追求"抄底"。对政策拟定者来讲,需要维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,给市场明确的预期引导。只有当政策成效完全显现、市场信心实质性恢复、供应求购关系重新平衡时,房产市场才能真的步入健康进步轨道。